
6月20日,学校在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教育科学学院2004级硕士、2013级博士校友,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毛道生,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93级校友、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书记、校长谭崇宇作为校友代表发言。毛道生勉励毕业生们做有担当、有见识、有韧劲的奋斗者,成就最好的自己,擦亮四川师范大学品牌,献礼中国式现代化。谭崇宇巧妙运用“物理公式”阐述人生哲理,寄语大家走出属于自己的相对论人生。

尊敬的郭书记、赵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我在川师大有着1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3年硕士研究生学习、6年博士研究生学习,整整十年啊。这是我人生中非常美好而又充实的时光,让我受益一生而又刻骨铭心。受邀回母校并做分享发言,我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
母校给予我太多太多,尤其是“重德、博学、务实、尚美”的精神,助力我从普通的化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中学校长,进而成为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主持工作),还进入了专业技术二级岗。当然对母校的回报,不仅是要成为让母校值得一提的校友,还应该对学弟学妹的成长能助一臂之力。在此,我对学弟学妹们赠言一句并共勉:做一个有担当、有见识、有韧劲的奋斗者。
1.做一个有担当的奋斗者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首条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这意味着我们要挺膺担当,将个人的事业发展与国家强盛、民族尊严、人民幸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价值升华。唯有如此,我们的奋斗之路才能方向正确、路径清晰、动力充沛。
2.做一个有见识的奋斗者
在自媒体高度发达、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的时代,具有价值多元、观点纷呈、信息杂芜等特点。那些缺乏洞察力、见识肤浅、思维依赖的人就容易迷失自我、被人控制,丧失人格独立性和创新欲望,成为别有用心人士和人工智能的“工具”。“我思故我在”,我们需要保持和训练自己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深刻性。
3.做一个有韧劲的奋斗者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没有一帆风顺的成长,风险与机遇并存、成功与失败相伴才是真实的生活和完整的人生。年轻人要抛弃“啃老”心态,调整“躺平”姿态,抛掉“甩锅”习惯,走出“舒适区”,以坚韧顽强意志和独立自强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挑战、挫折、障碍、怀疑等等。
学弟学妹们,在毕业典礼的大喜之日,我仅仅给您们送一句轻飘飘的话,有点“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的味道。然而,这可是学长我将修炼了50多年的“倚天剑”,现毫无保留地送给你。愿你们以此来“仗剑天下”,披荆斩棘,伏妖降魔,从而成就最好的自己,擦亮四川师范大学品牌,献礼中国式现代化。
谢谢大家!

尊敬的郭书记、赵校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下午好!
重回母校,往昔趣事涌上心头。曾记得在无线电协会时因帮文科女生焊接耳机线赚了一元钱而津津乐道,狮子山校区“言事口”——物理系专属节日灯光秀场所,太多太多太太多……
今天我用三个“物理公式”和大家聊聊:别紧张,不是要你们现场做题,放轻松!
一、加速运动——别怕起步慢,持续用力才是王道
曾记得我们年级有一位低调到连考试都不带表情包的学霸,天天泡实验室,保安大叔都认识他。后来成了量子计算方面的专家,他却告诉我:“花了十年才看懂导师画的能带图。”(掌声)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无限趋近光速的马拉松。现在你们可能焦虑就业、纠结论文,但记住:速度积累比瞬间爆发重要得多。就像匀变速直线运动——哪怕起始速度为零,只要不断加速,终会抵达远方。慢慢来,稳稳走,从“菜鸟模式”升级到“大神段位”。
二、力的平衡——左手梦想,右手火锅
我们都做过受力分析题吧?重力、弹力、摩擦力一个都不能少。人生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理论,我有位同学在毕业后开了家火锅店,招牌菜叫“量子纠缠毛肚”。他说:“既要守恒定律,也要热力学第二定律,让客人越吃越暖和!”理想主义与人间烟火并不矛盾,左手握紧梦想,右手拎起锅铲,照样可以炒出香喷喷的人生盛宴。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给世界什么,它就还你什么
近代物理老师说:“你们的作业本是薛定谔的猫——不批改前,永远不知道是死是活!”正是这些“虐心”的教导教会了我们严谨认真。就像牛顿第三定律——你对社会施加的力,社会也会同等反馈给你。种下善意,收获星辰;付出努力,收获成长。别想着占便宜或“躺平”,你的每一分认真都会变成未来的加分项。
同学们,物理教给我们万物有恒,但人生充满了“测不准原理”。30年前以为宇宙尽头是经典力学,如今量子世界已打开新维度。同样,你们的未来远比想象中更辽阔。
母校就是我们的惯性参考系,无论人生轨迹如何变化,这里永远是坐标原点。愿智慧的你们走出属于自己的相对论人生!
谢谢大家!
编辑:李 爽 审核:冯 庆 终审:蒋映洪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