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世运有我们 川师人同行 ——四川师范大学校友师生闪耀国际盛会
时间:2025-08-15 00:00:00   来源:国内合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查看:58

     狮山跃动青春志,世运辉映川师光!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于8月7日—17日在成都举行,本届世运会共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涵盖武术、龙舟、攀岩等传统与新兴项目。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技术官员参赛,创世运会历史规模之最。四川师范大学校友和师生作为重要的保障力量,活跃在开闭幕式执行、场馆运营、赛事管理、后勤保障等多个关键岗位。当世运会的激情点燃成都的盛夏,四川师大人正以他们的担当和风采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生命篇章,构建起文明互鉴的立体画卷。

 

     

    彰显校友力量 助力世运举行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肩负着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在提升城市竞争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友群体是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每一位校友都是学校的“形象大使”,他们在各自领域的表现,构成了社会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最直观的标尺,在为世界呈现“最棒的世运会”的背后,四川师范大学校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世运有我们,川师人同行”的责任和担当。

    青春是最生动的“城市名片”,从志愿者到市民,每个人都是世运故事的参与者与讲述者,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作为幕后英雄和安全卫士,用行动为赛事保驾护航,注入“川师力量”。

     

      王晓东,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校友,他在世运会开幕式上担任礼宾服务组主办联络员。从文艺理论的深研到舞台仪式的实践,他将学术的缜密转化为外事服务的精准。作为成都电视台主持人,王晓东以传媒人的敏锐架起沟通桥梁:“文艺学教会我凝视文字背后的灵魂,而今在聚光灯与幕布之间,我正把这份凝视转化为连接人心的仪式感。”

      刘金军,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2013级本科校友,某支队二级消防士,转身成为世运会消防前方指挥部灭火救援组执勤装备负责人。十年间,他从舞台的旋转投身火场的逆行,用消防员的脊梁守护赛事平安:“舞台上的腾跃教会我一丝不苟,火场中的冲刺延续着这份苛求。”

     

     

     徐勇,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2级研究生校友,他参与的仪式展演组集结区环节是世运会高效开展的关键起点,他作为世运会仪式展演组管理专员,将体育生的热血注入精密管理。从训练场到展演台,他以教师的耐心串联每个细节,让激情化作齿轮:“把课堂的拼搏精神带入世运,是我对青春最燃的诠释。”

    发挥专业优势 赋能“三城三都”建设

    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与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驱动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教师群体是学校学术声誉的坚实根基,他们在赋能“三城三都”建设,为时代贡献“前沿的智慧成果”的背后,以潜心治学和言传身教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命与担当,他们通过赛事展示教学成果,提升专业技能,展现项目魅力,在赛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昨宇,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教师,作为开幕式执行导演,从川师校园到世界舞台,他用肢体语言翻译巴蜀诗意,让蜀地文明在全球聚光灯下焕发新生:“每一次编舞,都是将东方诗意译成世界共鸣的造梦之旅。”

     

     张若男,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教师,受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邀请,在世运广场进行体育舞蹈展演,助力2025成都世运会项目推广。

     

       陈杉,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世运会会徽吉祥物评审专家,凭借艺术家的敏锐和学者的严谨,在设计中提炼巴蜀基因。她从万千创意中注入东方气韵,催化跨越三千年的美学对话:“会徽与吉祥物不止是符号,更是承载蜀魂的精神图腾。”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400名学生作为开幕式演员,以精彩技艺和饱满热情,精彩演绎了开场节目《缤纷之约》。排练期间,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亲临世运会现场慰问,勉励师生“从大运会到世运会,始终做城市文化的传播者”,“代表川师大和中国青年,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

    当舞蹈语法化作文明的诗行,舞动的不仅是艺术,更是“重德”树人的教鞭;当消防绳索丈量生命的重量,扛起的不仅是水枪,更是“务实”精神的注解;当体育知识校准仪式的分秒,眼中闪烁的不仅是技术光点,更是“博学”铸就的跨界智慧;当千年纹样译成全球的语言,笔下流淌的不仅是设计线条,更是“尚美”基因的千年传承。

    无论是在校的师生,还是已毕业就业的校友,四川师大人在每一次城市脉动中,倾情演绎着青春与世界的相遇相知,他们的笑容与付出,正是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名片。从校园到世运场,从三尺讲台到全球舞台,从个体选择到群体风尚,四川师范大学校友师生用平凡的微光,点亮这场全民盛会的每个角落。

编辑:李   爽   审核:冯   庆   终审:蒋映洪